年级 单元 课题 课型 上传人 点击数
8X 3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 《关雎》 陕西省榆林市定边县安边中学 郭茹茹 诗文美读 陈波 2552
8X 3 《诗经》二首 以文带文课型 张俊孟 以文带文 石家新 2023
8X 3 《诗经》二首 关雎 32741
8X 3 《诗经》二首 蒹葭 31671

《关雎》教学设计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陕西省定边县安边中学 郭茹茹

【教学目标】

1、在诵读中,理解重章叠句,把握诗人的情感变化。

2、解读君子、淑女的人物形象,体会诗歌的意境。

3、掌握并学会运用比兴的艺术手法。

【教学重点】

多种方式反复朗读,体会诗歌内容和情感。

【教学难点】

掌握并学会运用比兴的艺术手法。

【教学方法】朗读法、合作探究法

【教学过程】

新课导入

师:2018年大型诗词类节目《经典咏流传》有一首歌曾连续两期被传唱,深受观众喜爱,同学们知道是哪一首歌吗?

生:关雎

师:那我们再来重温其中的一个美好小片段。

插入《关雎》视频歌曲

一、浅吟低唱,韵悠长

师:在刚刚这段欢快的乐曲中,上至老者,下至稚子,从华夏大地到世界各地,人们都满怀欣喜地吟诵这首诗,下面请我们的同学们也自由地大声的来读一读这首诗,读准字音,读出节奏然后说一说为什么这首诗这么脍炙人口呢?

1、读准字音

2分钟的时间自由读,借助注释,给陌生字词标注音节,并尝试理解诗歌意思。

注意窈窕、荇菜、好、钟鼓乐(使动用法)之

2、读准节奏(四言诗怎么读)

二二拍,两个音节一顿,尾音稍微延长一点这样读诗的韵味儿就出来了。

生自由朗读

师:哪位同学来说一说为什么这首诗这么脍炙人口?(从语言特点上来分析)

生回答

预设:1、句式一致,“窈窕淑女”和“参差荇菜,左右之”都反复出现。

引出重章叠句(你读的很细致,其实就像你刚刚所说,在诗经中句式相同,句与句之间只变换几个字这种特定的表现手法叫做重章叠句(板书))

师:这是诗经常用的一种手法,叫作重章叠句,即上下句或上下章基本相同,只是更换其中的几个字。(PPT)

关关雎鸠,在河之洲。

窈窕淑女,君子好逑。

参差荇菜,左右流之。

窈窕淑女,寤寐求之。

求之不得,寤寐思服。

悠哉悠哉,辗转反侧。

参差荇菜,左右采之。

窈窕淑女,琴瑟友之。

参差荇菜,左右芼之。

窈窕淑女,钟鼓乐之。

师:其实我们以前学过的一首汉乐府民歌里出现过这种手法。《木兰诗》“旦辞爷娘去,暮宿黄河边,不闻夜娘唤女声,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。旦辞黄河去,暮至黑山头,不问爷娘唤女声,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。”

好处:在内容和主题上深化意境,渲染气氛,强化感情,突出主题

在诗歌表现力上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、音乐感,形成了一种回环往复的美,带给人一种委婉而深长的韵味。(百转千回、一咏三叹)ppt

诗经共305首,其中有177首用到了重章叠句这种表现手法,可谓是诗经最主要的表现手法,他就像我们听歌一样,有一种回环往复之美,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诵读这首诗,读出他的余韵悠长、回环往复之美。

齐读标题,老师读黑色字部分,女孩子读蓝色字部分,男孩子读红色字部分,最后一章我们齐读。

二、重章叠句,意曲折

师:再请大家关注竖排的蓝色字和红色字部分的重章叠句,思考下这些部分的重章叠句是不是在内容上简单的重复呢?

生回答

那老师想问大家这完整清晰而波折的重章叠句,是在为我们讲述一个怎样的故事呢?请用一句话来概括。

生回答:预设(君子追求淑女的过程)板书

师:同学们你们能不能用几个动词来概括君子追求淑女的过程呢?关注重章叠句的部分。

生回答:预设:求、思、友、乐(友为何意,乐为何意)感到亲近和快乐。

师:我们再来看就可以看出君子在追求淑女的过程中是一波三折的,老师听了同学们的讲述之后,也想读一读,同学们思考求、思、友、乐这些动词后暗含着君子追求淑女怎样的情感变化呢?

师读

生回答:预设(美好)

师:在千万人之中,我就撇了她一眼就忘不掉了,这是一种初遇的美好。

(失落、愉悦)

师:我们透过这些东西可以看出他背后的情感也是波澜起伏的,下面我想请三位同学各读一章,我们一起再来体会君子的心境。

生读

师:三个孩子声情并茂的朗读,这让君子百转千回的情愫显得更加深沉,更加感人了。

三、细品慢酌,赏形象

过渡:我们发现呀,重章叠句他不是简单的重复,这其中有美好的意境,有波折的情感,还有美好的故事,美好的爱情故事固然令人心驰神往,但也只有遇到对的人才能幸福一生啊,在座的同学们,假如你们就是诗中的君子和淑女的亲友团,小组之间合作,男孩子关注蓝色字部分与淑女相关的重章叠句,帮君子合计合计这个淑女值不值得他追,女孩子们你们就关注红色字,有关君子的重章叠句,帮淑女合计合计这个君子值不值得她终身去托付。

生小组讨论

预设:

男子1.从“窈窕淑女,君子好逑”看出淑女的文静美好,贤淑善良。(板书)

2.“参差荇菜,左右流之”“参差荇菜,左右采之”“参差荇菜,左右芼之”—流、采、芼(动词用得好)就是捞取、采摘、挑选,淑女采荇菜的过程勤劳、严谨有序、一丝不苟、动作熟练、心灵手巧,果真是窈窕淑女啊!落实“窈窕”一词的解释。

窈:深邃。喻女子心灵美。

窕:幽美。喻女子仪表美。

师:女子如此之美,引得君子为之念念不忘,这也验证了一句话“你若芬芳,蝴蝶自来”所以女孩子们你们塑造自己的心灵美比什么都重要。中国古代婚嫁讲究门当户对,那么君子又该具有怎样的思想和品德来与“淑女”相配呢?

女子1、“寤寐求之”“寤寐思服”“辗转反侧”—寤:醒时;寐:睡时日日夜夜都在想—对爱情很执着,重情重义。(板书)

2、“琴瑟友之”“钟鼓乐之”—专一、执着痴情、追求方式有雅趣。(王国维曰:金奏之乐,天子诸侯用钟鼓;大夫士,鼓而已。)

3、“求之不得”“辗转反侧”,却没有过激行为强迫淑女答应。—不仅执着,而且尊重对方。(懂得发乎情又止乎礼)

师:这位男孩子最可贵之处,如我们同学所说,他涵养深厚,懂得以礼节情,所以孔子也给这段纯情以至高的评价,“乐而不淫,哀而不伤”(板书)

四、发挥想象,画意境

师:诗中有画,画中有诗,往往浪漫的爱情离不开浪漫的场景,那么下面我们用想象当画笔,诗歌当原料,绘出美丽的图画。请两位同学诵读,其他同学闭上眼睛跟随着诗人的脚步想象。

师:把你看到的画面用优美的文字描绘出来,让我们感觉画中有诗。可以给你的画取上诗情画意的名字。

参考:雎鸠和鸣图,少女采荇图,君子思慕图,梦中友乐图。

学生展示

师:笼罩着淡淡的雾气,雎鸠关关,荇菜摇摇,我独立河州,抬头远望,远方有美人如玉,如荷花悄然绽放于田田之间,羞涩恬淡,我的心儿摇荡,不禁喃喃自语:“窈窕的淑女呀,可否执子之手,与子偕老?”

五、善用比兴,学方法

过渡:不过老师有个疑问,这是写君子求淑女的诗,为何却在开头写“关关雎鸠,在河之洲”,两只雎鸠鸟在关关的鸣叫呢?

生回答:(比兴)

师:由这种情景感动而生发出了美好的情感,像这样一种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物的表现手法在诗经中叫做兴,如果两者有相似之处呢又叫做比,常常是兴中有比。

给大家举个较通俗的例子:

鱼靠水,箭靠弓,打仗要靠毛泽东;鸟靠林,树靠根,打仗要靠新四军;船靠舵,屋靠梁,百姓要靠共产党(ppt)。

讲解《诗经》中的比兴手法。(回忆《回延安》一课)

关关雎鸠,

在河之洲。

窈窕淑女,

君子好逑。

师:这是一首爱情诗,诗歌欲写所思之“女”,先以雎鸠起兴,“关关雎鸠,在河之洲”两句既是兴,又是比,雎鸠天性温顺,可比淑女之娴静;雎鸠乃“河洲”常见之鸟,可使人联想起河边采荇之女;“关关”乃雎鸠雌雄唱和之音,可起“君子”思“逑”之情。可见,诗歌之起兴本身就具有联想、托寓、象征等作用。(ppt)

读写联动:

过渡:比兴手法是诗经常见的表现手法,它也对后世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。

请以“亲情”为话题写一个起兴(借物起兴、借景起兴)的开头段。

示例:远去的飞鸟,永恒的牵挂是故林;漂泊的船儿,始终的惦记是港湾;奔波的旅人,时时惦念、夜半萦回的地方,还是家。亲情是一个人永远难以割舍的。     

规律总结:

作文开头方法:起兴式(借物起兴、借景起兴)借生活中的其他事物(景物)开头,通过一组排比句来强化其文采,最终落在话题材料上。

【课堂小结】

同学们,在你们这个美好的年代里,理应见山是蓬莱,见海是瀛洲,见花便是全世界,希望你们在如此这般的世界里,都能做到内外兼修,找到与你们灵魂相契合的人,无论是对待亲情友情还是爱情,都应坚守内心的一片净土。

【作业布置】

 将以起兴开头的作文写完整,来“言情”、“言志”。

【板书设计】

君子____________追求____________淑女

 

执着专一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文静美好

 

尊重对方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勤劳善良

 

乐而不淫,哀而不伤

 


咨询热线:
0755-27759133
在线客服:
客服一
微信公众号:
官网:www.lxyjs8.com
在线人数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