年级 单元 课题 课型 上传人 点击数
6X 5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 《两小儿辩日》 江西省上饶市横峰县实验小学 张晓君 以文带文 陈波 2175
6X 5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 《两小儿辩日》 山西省忻州市宁武县东关小学 项婧 以文带文 陈波 2957
6X 5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 《两小儿辩日》 西安市未央区大明宫小学 辛毅 以文带文 陈波 2202
6X 5 《两小儿辩日》 李珍 39827
6X 5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《学弈》 贵州省安顺市关岭县龙潭街道第二小学 陈才敏 诗文美读 陈波 2255
6X 5 学弈 李珍 35103
6X 5 《文言文二则》 以文带文 李珍 39378
6X 5 《两小儿辨日》 以文带文 李珍 38885
6X 5 李玉娟《文言文二则》 以文带文 李玉娟 39463

    《两小儿辩日》以文带文课型教学设计

       江西省上饶市横峰县实验小学  张晓君

【教学目标】

一、知识目:

1、掌握下列词字句的读音和意思:故、去、孰为汝多智乎。

2、了解相关文学常识知识。

二、能力目标:

1、培养学生流利地朗读古文的能力,并达到熟读成诵。

2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,理解故事所深含的道理。

三、情感目标:

1、学习孔子谦虚谨慎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,体会学无止境的道理。

2、引导学生体会《两小儿辩日》中所体现的古代劳动人民认识自然,探求真理、敢于思考,大胆质疑的求真美。

【学法引导】

1、这则故事生动活泼,又蕴含着深刻的道理。教学中,指导学生利用注释和工具书扫清字词障碍,然后在加强诵读训练的同时,指导学生复述故事,并结合“立小言短视频”引导学生进行辩论,以加深对内容的理解。辩论时,学生可能会从不同角度有不同的理解,只要言之有据,言之成理,就给予肯定,这样可以开阔学生的思路,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。

2、古今对译读。

【重点、难点及解决办法】

1、重点是朗读短文,并理解故事所深含的道理。指导学生在熟读基础上复述故事情节,同时指出自己对此事的看法。

2、难点是《两小儿辩日》的思想内涵。解决办法:将短文中三者的言行与复杂的科学知识作比较,体会古人对知识的执著探索精神。

【课时安排】1课时

【教具学具准备】:多媒体课件

【师生互动活动设计】

1、指导学生反复朗读文章。

2、引导学生自行疏通文章,达到能够复述的程度。

3、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文章,力争达到当堂背诵。

4、在对故事内容加深理解的同时,引导学生阐述故事所说明的道理,鼓励学生畅所欲言,从多种角度有所感悟,:两小儿喜欢探索,精神可嘉;两小儿认识事物的角度不同,结果就不一样;孔子能正确对待小孩提出的问题,不知为不知,实事求是。

5、课后扩展:以文带文,现场辩论。

【教学步骤】

1、读背论语,了解孔子。

2、熟读课文。

3、以文带文理解文章。

4、分析故事所深含的道理。

5、观看立小言辩论短视频。

6、现场辩论。

【教学过程】

一、课前谈话,背诵论语,引出孔子,板书课题。

二、整体感知(课件出示自学提示一)

1、解题:⑴初读题目能获悉什么信息?

⑵两个小孩在争论关于太阳的什么问题?

2、说一说学习文言文的好办法。

3、扫清生字障碍,读通读顺课文。

4、以文带文读懂课文。

三、解析课文(课件出示自学提示二)

1、两个小儿提出的观点是什么?

2、两个小儿提出观点的依据是什么?

四、朗读背诵,深入探究(课件出示自学提示三)

1、孔子为什么不能决也?

2、两小儿和孔子是一个怎样的人?

3、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?

五、主题拓展学习辩论。(课件出示立小言短视频)

1、观看短视频,学习辩论的基本方法。

2、现场辩论。

六、回顾课文,总结提升。

七、布置作业,拓展迁移。

1、熟读背诵课文,阅读《主题阅读》21课,试着改写成小古文。

2、同学合作演一演《两小儿辩日》。

板书设计:

两小儿辩日

日始           日中

小儿甲:近(大如车盖)远(小如盘盂)(以太阳大小判断离人远近)

(善于观察 、善于思考)

小儿乙:远(沧沧凉凉) 近(热如探汤)(以感觉冷热判断离人远近)

 

结果:孔子不能决也。(实事求是   是知也)


咨询热线:
0755-27759133
在线客服:
客服一
微信公众号:
官网:www.lxyjs8.com
在线人数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