年级 单元 课题 课型 上传人 点击数
4S 7 《梅兰芳蓄须》 以文带文 张溪倩 57385
4S 7 《梅兰芳蓄须》 陆启维 32298
4S 7 《23 梅兰芳蓄须》 陆启维 32759
4S 7 《23 梅兰芳蓄须》 陆启维 32456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四上第七单元《梅兰芳蓄须》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以文带文课型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深圳市立言教育研究院:张溪倩

【教学目标】

1.正确、流利、有感情地朗读课文,深入体会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。

2.初步感知课文的内容,感受梅兰芳高尚的爱国情感和坚定的民族气节。

3.想想课文写了梅兰芳哪几件事,并试着分别用课文中的词语概括出来。 
4.通过拓展阅读“两翼”教材借助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梳理主要人物和事件,学习把握文章主要内容。

【教学内容】

一主教材:《梅兰芳蓄须

你读我诵:《梅兰芳赞诗》

主题阅读:《我是中国人》

【教学过程】

一、你读我诵、声声传颂

(一)“你读我诵、声声传颂”环节对应的教学目标

 7343a8ef8e3d0837433c9a29c33bf8f.png

(二)“你读我诵、声声传颂”环节对应的教学过程 

1.打开《你读我诵》自由读小诗《梅兰芳赞诗》。借助注释,边读边理解。

2.解文赏析读 

读:蓄须明志,绝不给日本侵略者演出——

诵:八载留须罢歌舞。

读:节操高尚,做一个傲骨的戏曲演员——

诵:坚贞几辈出伶官。

读:经济困难,靠典当,生活也不忧虑——

诵:轻裘典去休相虑。

读:国家尊严,让梅兰芳不知道什么是寒冷——

诵:傲骨从来耐岁寒。

教师过渡:学过关于梅兰芳的诗后,关于梅兰芳的故事还有很多,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名字叫《梅兰芳蓄须》

二、“一主”教材,理解文章

(一)“一主教材,理解文章”环节对应的教学目标

1eebc5b6065fcb2db3850413c2e52dc.png

(二)“一主教材,理解文章”环节对应的教学过程

1.初步感知,自读理解

1梅兰芳明白日本人一次又一次“邀请”他登台的目的,更明白地拒绝日本人,在当时来说就等于放弃自己挚爱的京剧艺术。“茫茫青史……”著名画家丰子恺对梅兰芳的这个评价是恰如其分的,接下来的几件事情就是最好的证明。(板书:避港拒演蓄须明志自伤身体)

 2)自学提示: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细读后,画出能表现梅兰芳爱国情怀的语句或令你感受最深的语句,做出批注。

3)学生交流。让学生带着以下问题,一边默读,一边思考:

2.深入品读课文

1课文写了梅兰芳哪几件事?

老师提示:让学生在思考过程中注意每件事情发生的时间、地点和梅兰芳的表现,用笔画起来;然后展示,最好用课文中的词语总结,也可提示让学生根据梅兰芳先生辗转的地点来分析总结。

在回答这个问题时,同学们的思路一定要清晰,一定要把握住梅兰芳先生为了躲避日本人的骚扰,辗转的几个地点来说,这样不容易乱。哪位同学先来总结一下? 生举手。 

 师:你很勇敢!尽量用课文中的词语。生总结。

师小结:1937年,抗日战争爆发不久,上海沦陷,日本人想利用梅兰芳先生的影响来美化侵略者的丑恶行径,就“邀请”梅兰芳先生为他们演出,但都被梅兰芳先生想尽一切办法拒绝了。 课文一共叙述了五件事,它们分别是: 拒绝登台;香港拒演;卖房度日;蓄须明志;自伤身体。

师:(2)这五件事叙述得有详有略,你们认为其中哪件事写得特别详细?具体地描述了哪些内容?谁来和大家交流一下?

3你认为这件事作者在叙述时抓住了梅兰芳哪些描写?

 语言、行为、心理,能试着读读吗?

4你感觉梅兰芳为什么要蓄须? 蓄须对他来说意味着什么? 此时梅兰芳的心情怎么样? 在文中找一找,读一读,品一品。

师小结:梅兰芳用蓄须来对付日本人是没有办法的办法,梅兰芳内心是苦闷的,蓄须后内心又是极为痛苦的,我们来读第3自然段,感受一下梅兰芳当时的精神世界。

3.分享交流 

(1)“大家敬佩他的高超演技,更敬佩他的民族气节。” 让学生评价梅兰芳先生的做法,体现了他强烈的爱国思想和崇高的民族气节。他热爱艺术,更热爱中华民族。他是民族存亡、国家利益高于一切。

    (2)讨论总结梅兰芳先生高度的精神境界和为国家做出的巨大牺牲。 让学生自由的谈谈想对梅兰芳说些什么? 从而使学生内心升腾起对梅兰芳的敬佩。

三、“两翼”教材,理解文章

“两翼”教材,理解文章环节对应的教学目标

9311e351523fc27fe297ebbde1bb134.png 

“两翼”教材,理解文章环节对应的教学过程

1.出示自学提示:

1根据课后要求完成《我是中国人中的思维导图。

2)结合上面的思维导图,写写吉鸿昌受到了哪些嘲笑和侮辱,他是在什么情况下说出“我是中国人”的。

2.分享交流:

请结合课文《梅兰芳蓄须》和《我是中国人》,感受一下梅兰芳和吉鸿昌人形象有哪些相同之处?


咨询热线:
0755-27759133
在线客服:
客服一
微信公众号:
官网:www.lxyjs8.com
在线人数0